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醴陵斯文发祥地——梯云阁

醴陵斯文发祥地——梯云阁

关键词:醴陵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醴陵旅游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huang86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10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  梯云阁,座落于今一中校园内的青云山。南宋绍熙至嘉定中期的约30年间,醴陵学风虽盛,但科举不利。县人归咎于县城宫庙建筑地势过低,致文气不聚。嘉定十二年(1219),知县刘君存便选址在学宫后青云建阁。阁倚山冈、面渌水,命名“梯云”,以求收揽秀气,藉以梯云直上。

  梯云阁建成,杨大异等相继进士题名或乡试中举。这虽属巧合,梯云阁却从此被视作醴陵的斯文发祥之地。乾道至绍熙年间(1165-1194),朱熹、吕祖谦等相继来醴陵讲学,书院兴起,诗人范成大等来醴,对促进醴陵教育,培育人才,均有积极推动作用。青云山麓长期为学宫所在地,曾建书院,办新学,梯云阁确已成为培育“斯文”的象征。

  宋宝佑年间(1253-1258)重修,改名为魁星楼。元代楼毁。明成化间(1465-1487)和清同治九年(1870),两次重修,均沿用梯云阁原名。光绪年间(1875-1908),邑人李隆宪扩建,并书第一层门额“跻春台”,又撰书楹联:“开阁俯苍茫,记二三则旧文,把酒话醴泉剑石;鞭云睇碧落,将千百年往事,隔江间红拂丁仙”。扩建后,三层,砖木石结构,占地100平方米,阁周立方形石柱10根,筑庑式顶,翼角高翘,盖琉璃瓦,庄严古朴。

  民国7年,全城大多毁于北军纵火,梯云阁巍然幸存。9年10月,国民党元老章炳麟、蔡元培、吴敬恒、张继来醴吊宁调元墓后,共登梯云阁,俯览劫后县城,蔡、章分别书:“劫余”、“创巨痛深”。

  1965年,第三层因被白蚁蛀蚀拆除。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1年,醴陵第一中筹资 55万元,按原貌修复。新题门联:“斯文一脉,厥盛千年”。第一层立有从原朱子祠移来的朱熹石刻遗像,像下镌有朱子自题诗:“苍颜已是十年前,把镜回看益怅然。履薄临深量无几,且将余日付残篇”。

  从学宫到书院,再从县立中学、湘东中学和遵道中学合并为醴陵一中,这斯文发祥地已为国家培育了众多英才,还将继续光大其斯文发祥地的永恒效应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