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古建筑

古建筑

关键词:桥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渌江桥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tangww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55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  渌江桥,醴陵第一大民桥。也是宋元以迄民国,城区最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。它最早名为“渌水桥”。公元1173年春(南宋孝宗乾道九年),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,赴任桂林知府(古称静江),从江西循驿道入醴陵,留下《题醴陵驿》一诗有句云:“渌水桥边县,门前柳已黄……”据其同时所著笔记《骖鸾录》称:“比年新作桥,”桥名为“渌水”。诗自注则称:“桥为浮桥。”这是到今为止所能见渌江有桥最早的文字记载。此前,宋高宗绍兴六七年间(1136-1137),史载湖南安抚使赵善俊曾奏停“渌水渡”钱,被誉为“善政”。证明那时县城还只有渡而无桥。

  在水道阻隔交通的古代,桥梁至关重要。渌江桥控扼湘东孔道及南北往来要冲,八百年来屡毁屡建,修筑频繁,是它第一个重要特征。反映出它在地区交通中的重要位置。

  宋理宗宝佑年间(1253-1258),知县家遇(四川眉山人)首创石墩木梁桥。立五墩,跨水为六孔。长60丈,宽1丈6尺,高约5丈。桥址在今渌江桥下游50米处,北连今胜利路,南接今太同街,与东正街、建国路成十字相交,这就是十字街得名的由来。桥名正式开始称为“渌江桥”。从这时起到清末民初将近七百年间,它曾经历过二十一次毁而复建。其中七次毁于兵灾或火,十四次倾祀于水;元朝修一次,明朝修七次,清朝十三次,民国修一次。其间,除元代曾一度改名为“至正桥”,明代还曾用过“乐乐”和“惠民”的桥名,但为时都不很久,往往桥建成后又复名“渌江桥”。而桥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桥规制,一直未变。所以虽经民国最后一次改造成大石拱桥,为九墩十孔,“六公(孔)桥”的民间名称依然相沿成习,至今难改其称,反映出一种深厚的历史人文情结。

  渌江桥既为民桥,二十多次修建资金,则大多为民间捐募所集,官府补助有限。倡其事者,多为一方财力雄厚的富绅。其义行善举,于历代《桥记》中被赞颂流传,历历可见。如清乾隆年间,县绅彭之冕捐银万余两,两次独资修桥;又曾以60多岁高龄,被县人推举为第三次集资重修的工程总领。“两捐重赀,三肩大役”, 彭之冕的魄力和义举被一县传为盛事佳话。这彭之冕即醴陵民间口碑相传的“彭三胡子”,以排行第三爱蓄长胡而有此昵称。

  民国七年(1918)南北军阀混战争夺湖南,北军从醴陵败退,纵火烧城及渌江桥,桥毁。民国十三年春,富绅陈盛芳倡议改造石拱大桥,捐银元3.4万元,田租250石,共折银5万元。一县闻风响应,共筹银元25万元有余,推醴籍“南社”著名诗人傅熊湘为主修,陈盛芳为工程经理,陈碧元为工程师。于1925年阴历九月在原桥址上游50米处,建成长186.7米,宽8米,2台、9墩、10孔大型石拱桥,并在桥中部架引桥连接状元洲,于洲上建桥公所及公园,成为前所未有的杰构。康有为题桥额“渌江桥”三字,傅熊湘撰并书《渌江桥碑》,均嵌刻于下首桥侧。这就是保留至今的渌江桥。它以宏伟的气势,巧夺天工的构造,雄毅的麻石体魄,成为当时湖南乃至全国少有的民修石拱大桥建筑典范。“湘东第一桥”的美誉不胫而走。陈盛芳本人也因这一壮举,达到他毕生慈善事业的最高峰。与清代的彭之冕前后辉耀史册被人传颂,民间尊称其为“芳公”。2002年,醴陵作者丁水生撰著长篇历史小说《慈善大侠》,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。主要演绎的就是陈盛芳修造渌江桥的史实和传奇故事。2003年2-5月,《醴陵报》曾予以连载,是该报连载的第一部长篇本土小说。

  1986年,渌江桥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八百年岁月悠悠而逝,渌江桥依然壮丽如初。禁绝载重机动车辆通行的保护措施,使它返归自然回复民间,在城区多座桥梁中,它最和市民亲近和洽共处,成为一座承载着人们万千步履和无尽遐思的步行民桥。站在桥上凭栏远眺西山,森森树影,倒映在清亮的渌江河;“芳公墓”就掩映在群山苍翠的密林中。头枕青山,目守江桥;地老天荒,永不分离!芳公的精神,已深深刻嵌在雄伟的渌江桥,和状元洲头层楼高耸的“状元阁”,一古一今,遥相对峙,滔滔江水从它们脚下蜿蜒流去,仿佛正在吟唱这一方宝地人杰地灵的悠久和绚丽……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