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醴陵书院文化——渌江书院

醴陵书院文化——渌江书院

关键词:醴陵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醴陵文化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huang86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645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  从南宋到清前期,醴陵先后办起过七所书院。其数量、规模和影响,在湖南都颇引人注目。它们大都深受“湖湘之学”浸润,并承其流风余韵,使起源于唐代的书院私学,逐渐演变为和科举考试紧密结合的官学,成为输送生员士子的唯一途径。深刻反映出儒学文化在这一时期的兴盛演进和式微没落。历史脉络十分清晰。其中又以南宋为第一个高潮,清前期一度中兴而最终随科举废止消亡。

  两宋时代理学大兴,朱熹(1130-1200)成为最后集大成者并开创“闽学”一派,是南宋最负盛名的理学家、教育家,在儒学中地位崇隆仅次于孔孟。宋孝宗乾道三年(1167),他从福建崇安出发跋涉1000余公里,第一次来长沙专程访晤岳麓书院主讲张拭(1133-1180)。这次两位大师相晤“朱张会讲”,被传为学术界的千古盛事,推动了“湖湘学”与“闽学”的交流融合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。岳麓书院一时极人才之盛,群贤聚集,史称“一时从游之士,请业问难至千余人,弦诵之声溢于衡峰湘水。”影响遍及东南。在湘期间,朱熹还和张拭亲临醴陵青云山学宫讲学,留下“瑞渌池”、“朱子亭”等遗迹佳话(县人杨大异曾撰《渌水池记》记其事)。醴人慕追风彩,曾摹刻朱子图像镌碑池畔,至今石像犹存。在这个历史氛围中,朱熹的醴陵弟子邑贡生黎贵臣,乾道年间就开始在城南玉屏山讲学授徒,传播程朱理学。不久后于淳熙二年(1175)在山下建立醴陵第一所非官学的书院即“昭文书院”,因黎贵臣字“昭文”而命名。以后“莱山书院”和“西山书院”又相继而建,形成南宋三所书院先后兴起的第一个高潮,同时科举人才辈出。

  西山书院建于淳佑年间(1241-1252),约废于元朝(元初一度废除科举)。莱山书院则为纪念南宋吕祖谦曾在醴北莱山(东冲铺简家村)讲学所建。吕祖谦(1137-1181)与朱熹、张拭并称“东南三贤”,创理学“金华学派”(吕为浙江金华人),世称“东莱先生”。至今醴陵其地尚有“夫子坡”、“东莱桥”等遗址。元大德三年(1299)东莱书院重修,集贤学士、山西上党人宋渤曾为之撰记,称吕讲学时“醴人士望风景从。”吕与朱熹曾同撰《近思录》,阐发周、程理学精义。朱熹对吕极为赞许,称其学“足以范俗而垂世。”又因岳麓、醴陵相距较近,张拭与吕祖谦也时相过从,与之共磋学术,讲学授徒。至今醴陵城南还有一座“二圣桥”,传即为纪念他们来往踪迹而取名。

  朱熹第二次来醴陵是“朱张会讲”27年之后,时任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。治政之际致力于岳麓书院教育振兴,特聘自己的醴陵弟子黎贵臣来书院任讲学执事,并再临醴陵学宫讲学。在学宫见到自己当年画像石刻,感慨万端,留题绝句一首:“苍颜已是十年前,把镜回看益怅然。临深履薄量无几,且将余日付残篇。”

  至南宋末,醴陵书院教育一直较为兴旺。“东南三贤”共萃醴陵,推动讲学,掀起了重教之风。同时也促进了人材的涌现。醴陵的吴猎、杨大异、皮龙荣就是这一时期培养出来的三位理学名臣。其中吴猎更是“湖湘学派”学子中的佼佼者,醴陵西山建有“三公祠”即“宋名臣祠”,纪念的就是他们三人。据醴陵《民国县志》载: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)到清末废除科举,900多年中醴陵进士题名共36人,平均约25年才出一个进士。而从淳佑四年(1244)皮龙荣登第,到开庆元年(1259)丁应奎之弟丁应南考中进士,不到二十年竟有7人题名,正是三所书院皆立的高潮时期,不能不视为这时期书院教育的一大成果。其中丁应奎以“省元”(乡试举人第一名)登宝佑四年(1256)进士榜,后官至中央礼部尚书。数十年间兄弟父子竟有三人皆中进士同出一门,可算得是醴陵千年科举的“辉煌一页”。

  元末明初,社会动荡,书院渐趋衰落。明朝建立,强化思想统治,理学日趋僵化。而科举制度却发展到极盛,并一直延续到清朝覆灭才告消亡。这时期,明末仅建“超然书院”一所,为明崇祯四年(1631),知县朱三才创建于城北姜岭之文昌阁。清初曾数次重修。康熙六年(1667),知县张尊贤主持修葺后改名“文成书院”,内祀曾在醴陵讲学的明朝理学大儒王守仁。康熙四十年(1701),知县蒋晟主持见于记载的最后一次重修,复名仍为“超然书院”。

  明正德二年(1507),莱山书院曾迁至县城县署内,改名东莱书院。清初又改建为营署,废去年代不详。

  王守仁(1472-1528),字伯安,明代开创“阳明学派”的理学代表人物。因触犯宦官刘瑾贬官贵州途经湖南,讲学于岳麓书院及醴陵靖兴寺、泗洲寺。后官任南京兵部尚书,卒谥“文成”。泗洲寺和西山靖兴寺都曾留有他的题诗名篇。其思想学说在醴陵书院中极具影响。

  清乾隆年间,醴陵建有书院三所。

  一曰“江东书院”,县人彭之冕创建于清乾隆年间。位于市区江源,古称“江东坊”。旧志曾载书院前另建有石塔一座(即“彭髯塔”今名“财源塔”),嘉庆时,书院废圮仅留遗址而石塔尚存,县治图中名叫“仙人塔”。

  一曰“近思书院”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)县人重修城东朱子亭及“瑞渌池”,在此建书院共祀朱熹与吕祖谦。因两人曾合著《近思录》因此命名。后不久书院废,改门额为“朱文公祠”,即俗呼之“朱子祠”。

  一曰“渌江书院”。位于朱子祠之西,为宋元明学宫故址。清乾隆初,移建学宫于城东何家码头附近,俗呼为“文庙”。乾隆十八年(1753),知县管乐倡建“渌江书院”于此。道光九年(1829),知县陈心炳以城市嚣喧,撤旧院尽为考棚,移建书院于原南宋“西山”书院遗址。所以现渌江书院准确的创建时期应为清乾隆十八年,至今已历250多年。建院伊始即转为“官学”(县学),但却打破“左庙右学”的格局,文庙(孔庙)设在城内,学校却分开建于西山。它承岳麓书院讲学之风的余绪,所聘掌教山长(院长),都是一时名流。在51位有姓名可考的山长中,有进士12人,举人33人,拔贡、副贡及副榜等只有3人,其中在京城、地方任过官职者大有人在。较著名有攸县陈梦元,湘潭张九钺、罗汝怀,湘阴周锡溥,益阳肖大猷等,都有著作传世。其中左宗棠更是文武兼资,主讲渌江书院为时虽不长,却有开拓一时之风气的影响,并从渌江书院起步发祥腾达,位至将相。

  书院位于西山半腰,三面环山,面向渌水,风景秀丽。总占地近7000平方米,规模宏敞,布局典雅。首为头门,悬门联曰“恩承北阙,道接东莱”。山东曲阜孔庙又称“阙里”,所以这幅门联开宗明义,点明书院与儒学及理学的直接渊源。其次为讲堂,又次为内厅。东为主敬、正谊、明道三斋;西为存诚、进德、居业三斋。东三斋建于唐李卫公祠即靖兴寺原址,而移祠寺于左阜。后因书院肄业者增多,又在新建立之靖兴寺增设一斋名“日新”,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于寺旁建成不久的“宋名臣祠”内又增设一斋名“又新”。书院原定额80名,每年于起馆前,考取生监正附各10名,童生正附各30名。额满之后,“尚有未予甄别而愿住院肄业者”,如馆后坐列有余,可准入斋诵习即为“旁听生”。因此到光绪末年,生徒增至近200人,以县级书院,规模可不算小。

  清代各任山长,对渌江书院多有题咏。如湘潭副贡王继之《解馆留别》其一云:“白云留我住三年,久居深山客亦仙。百里莺声喧昼暖,六斋灯火破春眠。新词旧句消前债,细雨和风认俗缘。自笑兰亭成底事,永和赢得集群贤。”极写师生藏修研习之雅,可比得晋时《兰亭集序》所称的“少长咸集群贤毕至”,流露出他解馆辞任以后对学生深深的依恋之情。

  另一位山长湘潭拔贡罗汝怀,在也是《留别》诗其二中写道:“陂陀鸟道出峰腰,纵乏亭台景自饶。细草春深红拂墓,长虹晴偃渌江桥。青山入户云先到,凉月窥林暑易消。一带江干好风味,惜无人种柳千条。”全诗共有四首,状写西山风光如画。“惜无人种柳千条”一句,也许是感慨于人才培育之不易而发,写出了一位尽瘁于教育事业的山长发自肺腑的心声,依依惜别,款款情深。

  清末废除科举。光绪三十年(1904),改渌江书院为高等小学堂,结束了醴陵书院的历史。次年,又改渌江小学堂为渌江中学,即醴陵第一中学的前身。湘潭革命党人,原在渌江书院肄业的刘揆一为首任监督(校长)。醴陵著名辛亥革命先烈宁太一,“南社”诗人、著名学者傅熊湘,以文词著称的卜世藩,曾任北京中国大学校长的袁家普,与蔡锷反袁举义遥相策应功震长岳的肖昌炽,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张翼鹏,《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》的作者、著名学者刘彦,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,著名军事家和将领左权、蔡申熙、陈明仁、宋时轮等等,都曾在书院或渌江中学就读。渌江书院为振兴文教、培植英才作出了巨大贡献,无愧于它灿烂悠久的光辉历史。1982年,书院曾作全面修葺,基本保存了建筑原貌,醴籍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“渌江书院”门额。1986年,渌江书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